在市政协房地产转型升级与人才培养
专题议政协商会议上的发言
德州市政协常委、德兴集团总经理王宗兴
尊敬的袁主席,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以及媒体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参加这次会议我感到很骄傲、很激动也很亲切,从政协角度上讲,作为政协的一份子,我感到很骄傲,因为我深知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政协紧紧依靠各界委员,抓住事关德州市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提出了许多高质量、高水平的意见建议,为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为推动我市科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企业角度上讲,我感到很激动也很亲切,一是因为我们政协组织的这次“房地产转型升级与人才培养”专题协商会非常贴近企业实际,非常的及时,非常的重要,也非常的务实;二是会议主题选得好,意义深远。不仅给我们房地产企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敲响了警钟;三是因为会议地点选得好在必威betway官网入口召开,其实我们德兴集团和职业技术学院早就是合作伙伴了,早在2009年我们就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在合作过程中,我们努力创新校企合作思路,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在人才培养与促进学生就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下面我结合企业实际围绕今天专题协商会的主题谈一点个人看法,不足之处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经济结构深化调整的今天,房地产行业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尤其是在整个市场经济环境严峻的前提下,房地产转型升级与人才培养已经迫在眉睫,那么企业到底如何转?向哪里转?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认为有四条必须注意。
一、在企业转型升级中首先要转的应该是企业家的思想。可以这么说房地产转型升级与人才培养已经成了许多企业突破困境的重要战略,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顺利的突围、顺利的转型。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家的眼光、心胸和谋略凸显的非常关键。所以我认为转变企业家的思想是一个前提,是一个总开关。企业家首先要从思想上转过来,要明确哪些转,哪些不转,因为不是所有的都要转。我们要保留优势的,转变落后的,有的转还不如不转。正确的方法是因势利导、化危为机、寻找对策,该淘汰的要坚决淘汰,该保留的必须保留,这是企业家们思想上必须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其次转型升级还需要企业家们有长远的眼光,行业未来趋势是什么?企业依靠什么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怎样才能改变现有的模式,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这背后直接考验着企业家的胸怀,因为转型升级不仅要承担更大的风险,还需要一定资金的投入,如果企业家们没有再次创业的激情和对未来充满信心,恐怕就很难迈出这一步。
当然在转型升级中,除了需要改革的决心和勇气,创新精神也是很重要的。对于目前房地产行业面临的形势,企业应该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首位,从目前情况看,很多企业还是靠拼价格来抢滩市场,对于创新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层面,这一点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创新精神的稀缺致使企业在发展中,首先想到的是走复制他人的捷径,而忽视了挖掘自身可持续增长、创造价值的能力。这种目光短浅的经营模式在市场逆境中,在洗牌的过程中是很容易最先被淘汰出局的。
再就是企业家要有强强联合、资源整合,走联和之路的思想。传统的思维方式习惯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对联合经营的方式不太感兴趣。但如今的市场趋于饱和,行业走向微利化已成趋势。对于行业的龙头企业来说,在转型升级的路上如果能有机会进行强强联手、兼并融合,无疑会使企业发展壮大的道路走得更加顺畅,因为我们都知道一根筷子容易折断,一把筷子就折不断,如果把企业竞争对手变为联合体,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等难题,而且可以扩大实力实现双赢。我们德兴集团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受益很多的,2005年我们率先在德州成立了由十六家企业组成的德兴企业发展联盟,联盟秉承“走联合经营之路,实现双赢之目的”的经营战略,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在加强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的同时,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即合理规避了风险,又带动了联盟各企业迅猛发展,为德州、为社会做出了更大贡献。在当前严峻的形势下,我们德兴联盟的优势更是不断凸显,无论是在借钱、借人、借势上,还是在抗风险能力上德兴联盟无处不显示出特有的优势,比如说我们有一个项目急需2个亿的资金,到银行跑完手续再贷款是来不及的,我们就在联盟内部电话联系,一个上午就搞定了,非常的及时非常的方便。所以曾经有人这样形象地说过,德兴联盟的优势可以用一个锅盖盖九个锅来形容。
二、在企业转型升级中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转。我认为转型升级不能一蹴而就,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它是循序渐进的提高,绝不是改旗易帜的战略大转向,同时更不能跟风赶时髦,也不能生搬硬套,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一步一个脚印地转。我们德兴集团推动的转型升级,是结合行业特点和自身的实际情况,为解决发展瓶颈而采取的一种战略性举措。比如说2005年我们在建设总占地面积1500亩、能容5万多人生活和居住的德兴.乾城大社区中就是逐步转的,当时不但资金紧张,而且区域位置也不好,因为在当初乾城是离中心城区比较偏远的地域,很多人认为这个项目做不好,就会砸在手里。就是在当时那种被动的情况下,我们主动在转型升级上做文章,一方面主动承揽保障房建设,以保障房建设来支撑总体规模发展,那个时候很多房地产企业是不愿意承揽保障房建设的,因为利润很低,但我们认为这是造福百姓的好事,不但要做而且还要做好;另一方面在做好规定配套设施的基础上,自觉高标准做好其它的配套设施,比如说天衢中心小学,我们在设计上主动提高定位、提高档次,为了把学校规划设计好,我们多次请清华大学的老师修改图纸,目前成了德州市小学中在设计方面别具一格的学校。现在乾城大社区幼儿园、医院、银行、超市、餐饮娱乐、购物休闲等配套设施应有尽有,不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不仅成为德州市的形象工程,而且也成为名副其实的“鲁北最大盘,德州第一城”。省委常委、秘书长雷建国,省住建厅厅长杨焕彩,副厅长吴英,市委书记吴翠云,原市长陈先运等主要领导多次乾城视察指导工作。
三、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应该是风险可控的转。面对房价出现松动、成交量日趋减少的市场和紧缩的金融政策,房地产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应该如何面对呢?我认为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增强抗风险能力是当务之急,企业一定要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做到防范于未然,避免或减少风险的发生。大家都知道,房地产企业具有生产周期长、投资额度大、市场风险大、政策调控风险大的特点,所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处理好企业发展和风险控制的关系,做好防范工作,增强抗风险能力至关重要。一要强化风险预控管理,提前谋划、控制风险,确保资金供应不断链。这一点至关重要,资金是企业的血脉,高效统一的资金管理是生命线。如果后续资金跟不上就会造成资金链的断裂,这将对企业造成沉重的打击;二要注重资金运营管理,加大固定资产变现工作,以现金流为重点开展财务分析,有效控制资金风险;三要跳出常规思维来推进企业管理工作,围绕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这一经济目标,统筹资金管理并监督控制经济运行,确保企业规避运行风险,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四是加大回收工程款的力度,更好地规避企业风险。回收款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收款周转不畅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严重影响,制约企业的正常发展,所以一定要确保资金回笼。
四、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应该注重人才培养。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有人则企,无人则止。人才培养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根本保证,要想加快企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企业发展,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是比较关键的,这就迫切需要企业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快人才培养。
王健林在万达的内部会议上这样说过:现在制约万达成为世界
级企业的核心不是钱、不是资源,而是人才。土地红利、金融红利,已转变为人才红利。我个人比较认同这个观点。我们德州房地产市场对人才需求一直处于饥饿状态,区域内人才培养明显迟缓,不计成本从本土外引进的人才严重流失,成为最为尴尬的问题。今天市政协高瞻远瞩,把“安居”和“乐业”两项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专题政治协商的形式,来讨论这个问题、研究这个问题,我觉得非常的有价值。那么企业到底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怎样做呢?
1、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要建立人才竞争机制,大力推行竞争上岗等方式,引入科学的人才测评手段,把优秀人才选聘到合适的岗位上;另一方面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人才考评机制,将考评结果与任用和收入挂钩,保证人才在企业内有其位、谋其职、授其权、获其利,实现人才优胜劣汰。
2、加强校企联合,开展订单培训、委托培养、合作办学的方法,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双赢的一种很好模式,我们通过和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是深有体会的。校企合作不仅能解决速度问题,使企业走上人才培养的快车道,而且还能解决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与传统培养方式不同,校企合作的职业院校都有较好的实训条件,使学生在校内实训的基础上,再到企业顶岗实习,效率更高,适用性更强。
3、企业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建立商学院、创业学院等方式,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这些方式不但能吸引人才,留住好员工,也能有效地传播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形象塑造企业品牌。
4、多措并举,做好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使用。可要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不断加大骨干人才的培养力度,多给他们锻炼、成长的机会,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按照不同类型的岗位要求,实行“订单”培训,量才所用,倾力打造企业技能人才高地。
各位领导:现在国家的整体经济形势,对我们房地产行业来讲是很艰难的。融资也好,市场也好,都不容乐观。就像在一条街上开饭店一样,有的开得红红火火,也有的倒闭,关键还是要练好自己的内功。比如对于银行来说,在巨额放贷的激流中为了控制风险保证盈利不得不“嫌贫爱富”,我们企业要想使银行融资贷款这条路得以畅通,这取决于企业是否有高回报率,能否能让银行有信心。因此我们企业还是要把自己的工作做精,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练好内功是硬道理;人才资源也是如此,企业要聚集高端人才,就要有大平台和好待遇,企业有梧桐树,凤凰自然就会来。总的来说归根结底还是企业自身的问题!!
尊敬的袁主席、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讲的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